- N +

什么叫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是一种在地球表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这个系统以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的名字命名。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地球表面的一个区域被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并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以下是该系统的几个关键特点:

1. 投影基础: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基于高斯-克吕格投影,这是一种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的方法。

2. 中央子午线:投影中心位于中央子午线上,这条线通常是一条经线,并且是投影区域的中心线。

3. 基准面:每个高斯平面坐标系统都有一个特定的基准面,通常是参考椭球体。在中国,常用的基准面是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1980)。

4. 坐标轴:在投影后的平面上,通常有两个坐标轴,x轴(横坐标)和y轴(纵坐标)。x轴沿着中央子午线,y轴垂直于x轴。

5. 坐标范围:x轴和y轴的值可以是正数或负数,这取决于投影区域的位置和中央子午线的选择。通常,x轴的值从中央子午线向外延伸,y轴的值从赤道向南北方向延伸。

6. 坐标转换:从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到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转换需要考虑投影参数,如中央子午线、基准面、投影比例等。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中国、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便于进行地形测量、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