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厂商不积极推广超融合(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市场定位不同:超融合系统通常面向中小型企业或分支机构的IT基础设施需求,而大型企业或数据中心可能更倾向于传统的、模块化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硬件厂商可能更专注于后者,因为那部分市场更大,利润更高。
2. 技术复杂性:超融合系统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集成在一个平台上,简化了部署和管理。然而,对于硬件厂商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开发更复杂的技术和产品,这可能会增加研发成本和风险。
3. 利润模式:超融合系统通常以软件许可的形式提供,这意味着硬件厂商的利润可能不如销售独立组件(如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那么直接。硬件厂商可能更倾向于销售高利润的硬件产品。
4. 竞争压力:超融合市场已经存在多家竞争对手,如VMware、 Nutanix和HPE等。硬件厂商可能担心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会分散资源和降低市场份额。
5. 客户需求: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一些客户可能更倾向于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预集成的超融合系统。硬件厂商可能认为满足这些需求更有利可图。
6. 生态系统整合:超融合系统通常需要与其他软件和硬件组件集成,这可能会限制硬件厂商的生态系统整合能力。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超融合市场仍在增长,并且一些硬件厂商已经开始涉足这一领域。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硬件厂商可能会调整其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